スポンサードリンク
スポンサードリンク
名前 |
佛足石 |
---|---|
ジャンル |
|
住所 |
|
評価 |
4.3 |
昭和11年(1936)距元興寺南部1km的奈良肘塚町的工廠用地內建造了不動堂用於供奉不動明王。於是將散落於附近的岩井川以及南京終町浮寺池等地的石造物搬運至不動堂集中安放。但在約70年後的平成14年(2002)伴隨著經營工廠的公司變更不動堂被撤去。這些沒有去處的石造物便託付給元興寺獲得了安放之所。現在每年7月28日,肘塚町的人們都會前來供養。這些石造物大都屬於從室町時代到江戶時代之間,以祈願供養故人的石佛以及供養碑為中心,意趣深厚。書寫有「南無阿彌佗佛」的六字名號碑是天正7年(1579)由被稱為52人講眾的念佛寄合所作所為,從中可以了解到在戰國時代的奈良這樣的宗教組織是以町為單位構成的。另外慶應4年(1868)的大峰山登拜碑是奧田屋平藏攀登參拜大峰山50次的紀念碑。它們都是了解過去信者的重要資料。就這樣元興寺不僅聚集了參拜者還匯集了多彩的信仰資料。